时间:2016-11-22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No.32

那天讨论选题的时候我还没放假

我和编辑们说我想回家了

于是我们就说那我们就来写家吧

你的家我的家一个城市两个城市

在这新年的前几天里

我们一起回家吧

是的我是南昌的

所以第一篇带着私心送给我的城市

南昌

NANCHANG

来自请回答

我是南昌人,虽然我的祖籍、家族、血脉分布在四面八方,但是我生在南昌,长在南昌。

我有南昌人的口味,我有不吃辣就难过的绝症,我有南昌米粉的情结,我还有听得懂南昌话但不太说的技能,当然,大部分南昌人都会说南昌话,我是个特例。

可就算不说,说话的时候也总是爆出许多个南昌人才能听懂的词。可能这就是南昌人吧。

在离开南昌之前,我并没能感受到南昌这个词对我来说的意义。以前我一直嫌南昌话太土所以不愿说,导致后来我就不会说了。可即使到现在,即便是这样,全世界也不能骂我的南昌,谁也不能说南昌话土,这个城市依然是我最喜欢的城市。

前阵子看到微博上一个讨论,“说出你觉得最没存在感的城市”,评论里大家的答案居然以江西为主。

作为一个南昌人我看到这个当然不爽,后来看到很多同胞的反攻,也觉得过瘾。到后来我就忘了,直到写这篇才记起来,你看我们南昌人就是大度而帅气。

到了别的城市上学以后,才发现原来很多别的省的人都对江西的概念非常的模糊,很多人甚至以为这是一个比江苏还要北的省,江西表示很委屈。

我一直觉得我普通话很标准,可是在外地的时候别人说我有口音,我居然莫名的有些开心,嗯,我有南昌的口音啊。

但是这些都无所谓,怎样都没关系。我想我以后我无论是去了哪里,别人问起我我都会头昂的老高的说:“我是南昌人。”

去外地后,我最想念的食物是:拌粉、瓦罐汤、水煮。

我最喜欢的拌粉汤店依旧是殷家巷的那家胡记,不管是吃了罗胖粉店还是大街小巷的粉店后,我最喜欢的依然是这家。也不知到底是对三中的执念还是对过去的怀念,即使离开了几年还是没变过。

外地人并不知道拌粉,说起来的时候他们想象中的是花生酱拌粉,或者是糊成一团的未知味道的粉类。而且粉的种类也很重要,在学校很难找到一家用南昌米粉的店,所以取而代之我一般喜欢点桂林米粉,这个稍微有一点像,但是太粗了。

南昌米粉是爽口的,不粗不细的,雪白粉嫩的,容易上瘾的,不管怎么做都不会难吃到哪去的。

而拌粉的绝配呢就是这碗瓦罐汤啦。

从一个大缸子里拿出来的一罐热腾腾的烫的会死人的汤。别的地方当然没有,所以这个在我们学校就有,“南昌瓦罐汤”。但是我点的并不多,因为,没有肉饼汤啊!怎么可以没有肉饼汤!肉饼汤是南昌人的命根子啊!(咆哮)

我们的瓦罐里装的是鸡蛋肉饼、皮蛋肉饼、香菇肉饼、墨鱼肉饼,这是瓦罐汤的主角。虽然也有一些排骨汤和各种内脏类,但是原汁原味南昌味就是肉饼的味道。

说到水煮,外地人心里冒出的就是类似水煮牛肉、水煮鱼这种样子的了。然后我就会解释说是类似麻辣烫但不是麻辣烫的东西,他们就会似懂非懂的点点头。

我觉得水煮也是南昌的宝。

因为不管怎么吃我都觉得比麻辣烫好吃一万倍,那些东西都是煮了好久好久味道不知有多入的,我现在这么写都馋的又想吃了。

鸡脚、心肺、面筋、豆泡、冻豆腐、各种丸子、海带、各种菇、八宝、藕夹、藕丸、虾排、鱼排、腐竹、三角豆泡、豆芽、金针菇、薯粉、细粉、qq面,还有各种生菜、空心菜、菠菜、我叫不出名字的蔬菜等等。

不行受不了,明天中午再去吃一次。

虽然网上总是各种推荐许多家水煮,但是全部吃过以后,我还是觉得殷家巷那家最好吃,这次绝对不是因为回忆,而只是因为那味道真的太好了,我每次都要点两份薯粉的。

反正每次别人说去南昌叫我带他们吃好吃的,我脑子里蹦出第一个就是水煮,就是忍不住想把这个小美食分享给只吃过麻辣烫的朋友们。

除了上面三宝外,南昌菜中最诱人的就是这种辣的人会死却不知道多有味的食物了。螺蛳、花甲、蟹脚、蛏子、虾球、鸡尖这些,在南昌是最具有南昌口味的,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。入味又回味,绝妙。

而且,不辣是不好吃的。

上面这张就是用这些好吃的汤汁拌的饭,简直美味。

南昌人口味重,我当然也是。所以去了外地最受不了的就是觉得太清淡了,好想念那些咸口和辣口,无法释怀,难以改变。

肠结是大街小巷都会有小推车卖的,尤其在学校门口。

鸡脚要吃民间秘方的,炸的脆软脆软入口即化。

上图是油条夹麻糍,咬一口就好吃的升天。

写这篇文章简直吞尽了我毕生的口水。

我的城市会给我归属感。

大街小巷都是南昌的记忆,红谷滩的万达和北京路的梦时代争相开放。

万达金街有可多好吃的了,在地铁通之前一直觉得去红谷滩特别不方便。现在有了地铁,红谷滩近在眼前。

这几天一直在想,梦时代开之前我们一般去哪玩啊。

想来想去,那就是中山路和民德路那边了。

从很早开始那就算是南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,走路都会踩着脚的那种。后来中山路开始挖路修地铁,那边荒凉了一阵,但动壹还是在,玩聚还是人来人往。

我家在青山湖这一带,这两年湖上出现了一只大黄鸭。

游船码头也热闹了起来,湖景也越来越好看了。

后来有了艾溪湖湿地,有了象湖湿地,还有南昌的马尔代夫。往返于这几个地方就像去了不同的风景区。

以前喜欢绕着青山湖散步,总算着走一圈要多长时间。

还有旧旧的青山湖游乐场。最早的时候,除了人民公园和八一公园,这个算是在市区很多人来玩的游乐场了。

后来外地人的观光地点变成了秋水广场。

因为在当时有亚洲最高喷泉和亚洲最高摩天轮。

那时候我也可喜欢去秋水广场玩了,就算是看一看江边的风景,放两个孔明灯,也是满足的。有段时间红谷滩有台湾小吃街,和几个朋友去了几次,虽然没好吃到哪去,但是在一起就是开心。

滕王阁和两岸灯光秀搞起来后,南昌的夜景更好看了。

如果你有喜欢的人,一定要带她去一次江边,走一次八一大桥。

这么多年,已经习惯了生活在地铁挖路的南昌里。忽然它就建好了,看着没有挖坑的马路居然有些不适应。

从瑶湖一直到双港的地铁,嘻嘻就是我每天最常走的这条路。

家就是这样。

我可以嫌它修路堵车,这里破那里旧,但是这些话都只能我说,别人多说一句都是要干架的。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南昌人可热情了。

去了别的城市最不喜欢的一件事就是不认识路,即使过了两年我还是不太认识路。所以走在路上会没有归属感,而在南昌,只要在南昌,到哪都会有一种做地主的感觉。

知道怎么从丁公路插到恒茂,知道摩的怎么从师大后门插到北京西路,可以指挥任何车辆进入湖滨南路,知道八一大桥、南昌大桥、生米大桥、英雄大桥的排序和位置,知道这个时候哪里堵车,那个时候哪里车少,知道可以从福州路插到广场北路再到八一大道去。

这就是家。

感觉南昌的学校都是一家,哪个学校的都互相认识。

三中搬了新校区,育新占领了旧校区,师大屹立在那里有始有终,就是在滨江多生了个崽。二中总是离我很远,实验就是我们的邻居,南大特立独行的在城市的另一边,铁一是市中心的学校。还有很多,没有提到的也是南昌的摇篮们。

人民公园门口卖臭豆腐的老奶奶不再来了,但人民公园的鲤鱼还是一样的好喂。以前没事就喜欢去人民公园闲逛,去爬爬假山,喂喂鲤鱼。

八一公园卖糖画的好像永远都有,曾经在那里画过沙画,也有坐过破烂的小木筏。长大后才分得清八一公园的几个门,知道哪个门离佑民寺最近。

苏圃路上有我小时候的幼儿园,此外还是一条汤街夜宵街。

那里有家腰子汤店老爸一直会带我和奶奶去,还有一家小笼汤包店是我爷爷的最爱,也和妈妈吃过无数次拌粉和汤。

每条路都是回忆。

每次去梦时代都要纠结好久到底吃什么。

不喜欢打的喜欢打摩的,早已能记住哪个位置摩的最多。

青山湖隧道连着阳明路隧道可以一直走。

解放西路还有一家沃尔玛。

去过很多城市,玩乐之后都不想留下。

酒店很好,风景很美,缘分很妙。

别的地方都很迷人,但是我得回家。

这是在南昌仿厦大隧道的涂鸦

用这句话结束吧

但是要在“再见”前,加一个“不”字

今日作者

今日摄影

编辑

耳朵队长

摄影

鱼/耳朵

音乐

你不要担心-《请回答》

文字

耳朵队长

(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文章精选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
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    电话: 地址: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